移至主要內容區

彰化管理處

彰化管理處

:::
:::

雲端下員工個人行動裝置的管理

由於網路的普及與行動裝置的功能日益強大,加上雲端運算的推波助瀾,使得企業在資訊基礎建設上,出現兩極化的發展;在X86虛擬化技術逐步成熟下,處於後端的機房管理,集中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機房的伺服器是整併再整併,系統也是不斷集中,甚至連原本分散在世界各地工廠的機房,也有收回總部統一管理的趨勢。

但是,前端的客戶端,卻是朝向完全相反的方向發展。由於近年來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風行,前端使用者的裝置類型變得多樣化。未來,讓員工使用私人設備來處理公事,已經被許多大企業採納,即使像美國國防部這樣的機敏單位,都已同意員工使用自己的裝備上班。未來前端的發展趨勢將會日益分散,不再像過去只是PC單一平台。

小潘所處的高科技公司也趕上這個潮流,以往公司為了讓工程師24小時待命,都會配發一支手機給工程師;小潘就常常自嘲是雙槍俠,左右各配戴一支手機。隨著時代的進步,自己的手機已換成智慧型手機,而公司配發的仍然是傻瓜型手機。這個月開始,公司索性收回公發的傻瓜型手機,開放所有員工使用自己的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筆記型電腦等行動裝置,透過公司建置的無線網路環境,直接存取公司內部網路的資訊。

對於公司的這項政策,小潘有點適應不良,心想:這樣不就門戶大開,歡迎大家來偷機密資料了嗎?趁著這個月的師生下午茶約會,把他的疑慮提出來。司馬特老師喝口咖啡後娓娓道來。

目前國外有一些大型企業,包括IBM、HP等跨國公司,都開始開放員工使用自己的行動裝置,在確保資訊安全的前提下,讓員工上班時使用自己喜歡的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以提升工作效率,這樣的風潮稱之為「員工自帶設備」(Bring Your Own Device,簡稱BYOD)。

根據英國調查機構Vanson Bourn在2011年的研究顯示:開放員工帶自己的行動設備上班,有78%的上班族認為,員工自己帶的電腦一定比公司提供的電腦效能更好。最重要的是,企業若推動BYOD的策略,員工會認為公司的管理思維比較先進,可以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員工對於工作的滿意度也比較高。

國內的永慶房屋直營或加盟店的房仲經紀人,都是使用自己的iPad,配合公司「i智慧經紀人」的系統,提供看屋客戶最即時的服務,因為iPad是員工自己掏腰包購買的,也會相對珍惜使用。

小潘聽完司馬特老師的解釋,仍然惦記著資訊安全的問題,看老師都沒有提到,於是繼續追問下去。司馬特老師喝口咖啡接著說:員工自帶設備來上班,對公司的資訊安全確實是一大考驗;但是,如果能做好安全控管,將會是創造員工與公司雙贏的局面。

在員工個人自帶設備的安全控管上,首先要做的是身分認證與存取管理,要求員工的自帶設備上必須安裝公司提供的代理程式或APP程式,在登入時可以做身分認證之用,存取資料時,亦可做權限管理之用。其次,要建立行動裝置管理(Mobile Device Management,簡稱MDM)機制,藉由螢幕的鎖定、遠端鎖定等操作,保護資料不被竊取,甚至在裝置遺失時,可以透過遠端刪除的功能,將公司資料刪除,以防機密資料外洩。

最後,透過虛擬桌面架構(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簡稱VDI),員工日常工作所需的應用程式、資料庫,都是由後端的伺服器提供,操作過程中所產生的資料,也不會留在員工的自帶設備上,統統儲存在後端的伺服器裡;所以,客戶端的行動裝置就像是一個終端機,可以解決機密資料外洩的問題。

小潘聽完司馬特老師的一番解說,也有了另一層心得:原來資訊安全不是一味地防堵即可萬無一失,適當地採取資訊科技與管理措施,也可以化危機為轉機。員工自帶設備上班的現象,對企業來說就像是雙面刃,可以為公司節省採購硬體的成本,也能提升整體工作產能,但也有造成危安的風險。

行動裝置本身不是問題,資訊科技所要關注的,應該是行動裝置取用企業資料過程的安全管理,尤其是裝置的身分識別、網路存取等級和行動應用系統的管理措施,越早部署、效果越好。

 

 

 

 

 

 

本篇節錄自臺中市政府水利局

最後更新日期2023/12/29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