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一名60歲吳姓男子於11月底的晚上在住家的家用電話接獲一通未顯示號碼來電,對方一開口便叫吳姓男子「爸爸」,聲稱因手機不小心掉進水裡所以換了手機,要求吳姓男子加入新的LINE ID,加入以後便以公司支票還未到期,需先跟吳姓男子借錢周轉為由要求匯款,吳姓男子起初也有些懷疑,但因為覺得歹徒的聲音和態度與兒子很相像,便不疑有他前後匯款兩次,共新臺幣(下同)56萬元,匯款後對方仍不斷以資金仍不足繼續要求匯款,吳姓男子才覺得有些不尋常,以兒子原本的聯絡方式致電兒子確認後,真的兒子表示根本沒有跟爸爸借錢,遂向派出所報案。
另一名也是在北部70歲張姓男子於12月中旬的傍晚在家接到一名男子的LINE通話,假冒「兒子」並說他更換LINE帳號。隔日假兒子再以LINE通話打給張姓男子,宣稱他最近有一批貨款需要周轉,希望張姓男子能幫忙,而且今天就必須匯給他,並表示隔兩天就會還,張姓男子當下覺得是自己的兒子急需用錢也沒多想,便至銀行臨櫃匯款至對方在LINE中所提供之帳戶。過了幾天張姓男子的太太忍不住以兒子原本LINE帳號詢問,才確認兒子根本沒有跟張姓男子借錢,損失32萬元。
刑事警察局提醒,「猜猜我是誰」詐騙手法詐騙在一開始聯繫上時,通常會聲稱自己換手機號碼,這時就要提高警覺!接著一兩天後再以臨時急用、投資周轉等名義二度來電或傳LINE行騙,只要一談到需要借錢,民眾就必須小心謹慎,如果提供的匯款帳戶名稱與親友本人名字不同,詐騙的可能性更是大幅提高,接到類似的陌生來電時,可以循著原有的聯絡管道向本人查證是否真有此事,應確定對方為真正親友再匯款或以親送方式,千萬別因為對方的說詞就急著去匯款,保持懷疑並「主動查證」才能避免掉入詐騙陷阱,有任何疑問可隨時撥打24小時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詢。
本篇節錄自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