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域
本站站址位於埔鹽鄉埔鹽村中正路116號,為本鄉之中心點,灌溉系統分為埔鹽埤圳及大簾埤圳系統。
灌溉水源
埔鹽埤圳(八堡一圳):東自埔鹽埤橡皮壩進水口起西至福興站洪堀寮橡皮壩南至福興站牛埔厝制水閘門北至區域排水大有排水銜接,其中設有11位水利小組長,全長約9公里,灌溉面積860.56公頃。上游水門為永靖站之柳仔溝橡皮壩,下游為福東站之台灣溝橡皮壩及新厝橡皮壩。
大簾埤圳(八堡二圳):東自大簾埤橡皮壩進水口起西至溪湖站施印埤制水閘門南至溪湖站大突排水北至區域排水東寮排水,其中設有8位水利小組長,全長7公里,灌溉面積 726.29公頃。上游水門為永靖站雙碨埤橡皮壩,下游水門為福興站之洪堀寮橡皮壩。
爾近年來(104年起),因埔鹽鄉公所之都市更新改善計畫,農業部的專案工程,本處的維護工程及內政部的農水路更新改善工程及社區發展協會的農村再造計劃,使轄管之重要渠道多有改善因此圳路不易淤積。
故灌溉、排水和農路等設施較完善,產能與品質相對提高,對農民之收益與生活素質提昇及改善貢獻很大。
境內氣候溫和,但每逢整地插秧期均發生嚴重水量不足,因此開鑿地下深井四口{分別為63號深井(好修村)、64號深井(角樹村)、67號深井(角樹村)、9號深井(豐澤村)}。
輔助及地面水抽水站五處{分別為大有抽水站(大有村)、好修抽水站(好修村)、廍仔抽水站(廍仔村)、十六甲抽水站(南港村)、南港抽水站(南港村)}補給灌溉。
另設置瓦磘排水一號制水門(出水村),瓦磘排水二號制水門(部子村)、瓦磘排水三號制水門(瓦搖村)、西勢湖排水制水門(西湖村)、東寮排水制水門(崑崙村)、角樹村制水門(角樹村)及埔鹽排水中排制水門(好修村)等多數手動水門及少數半自動化。
平時並加強渠道維護管理及水門保養以方便農民利用灌溉尾餘水制水回歸使用。
灌溉區域
轄內村民多數以農為業,民風淳樸,為一典型農業型態。
土地地段包括:
福興鄉秀安段(小部分、大部分為福興站管轄)。
埔鹽鄉{和平段、成功段、光明段、東榮段、新東榮(重測)、永昌段、新永昌(重測)南興段(大部分,小部分為溪湖站管轄)}。
溪湖鎮{三塊厝段、四塊厝小段、東寮段(小部分,大部分為溪湖站)、大溪段(小部分,大部分為溪湖站)、中山段(小部分,大部分為溪湖站)、鳳山段、中東段(小部分,大部分為溪湖站、埔心站)}。
橫跨三個鄉鎮行政區域,計16個大小地段灌溉面積總計1586.85公頃,均屬八堡圳末流之地域。
生產作物
本站灌區地勢平坦,均為雙期作水田農民勤於耕種,其它尚有蔬菜及葡萄,每年可收穫水稻兩期及間做一期,水稻以糯米為主,故有糯米之故鄉之稱,蔬菜則以花椰菜及青蔥為主。而間做以種植豌豆為主,馳名全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