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彰化管理處

彰化管理處

:::
:::

同源工作站

基本資訊

  • 地址
    南投縣南投市康壽里中山街220號5樓
  • 電話
    04-92222037

行政區域
本圳:創設於乾隆年代迄今約兩百餘年,同源圳開設比八堡圳晚,依傳說為彰化施姓人氏所創設,約於清康熙58年開築,還於乾隆30年立碑,並由熱心吳姓人氏任圳長並徵收水租更改名為永順圳,至明治17年濁水庄吳群英、湳仔吳清在、同庄吳鳳池等收買本圳做為共同私圳,並加強圳路,擴張及改善。到明治35年,舊永順圳主吳群英及另7名人氏開鑿新圳路,改名為新同源圳。
舊番子寮圳:於乾隆35年開設,利用舊永順圳迴歸水灌溉,並於民前13年加入新同源圳系統,成為舊永順圳連絡水路。
舊萬丹洋大圳:於乾隆年間由地方業主籌資開設,最初自貓羅溪引水,至民前10年,為配合永順圳新圳路之貫穿,並與番子寮圳連接,水源改由濁水溪引水,並改為新同源圳。
舊萬丹庄前小圳:於民前14年由南投街、新街、番子寮、二重溪等庄人氏,共同出資開設,水源引自溪底湧泉。

灌溉水源
同源圳是由本圳、第一支圳以及其他七條埤圳所組成,水源除本圳及第一支圳取自濁水溪外其他仰賴湧泉及山坑排水。

灌溉區域
本站灌溉區域在南投市西南部、東臨中央山脈以貓羅溪為界,西屏八卦山之斜坡地帶,南攘二水鼻仔頭,北毗平林橋,包含同源圳幹線、炭寮支線 、舊圳支線,第一支線等四大水路系統,全灌溉區域為一狹長區域 ,西高東低之地形田地,灌溉面積約1463公頃 。

生產作物
主要以水稻為主,其他尚有蔬菜果樹等旱作農作物。
 

 
最後更新日期2024-11-04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