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風佈告欄
-
公務員不得參加與其職務有利害關係者之飲宴應酬壹、案情概述 00區公所農業課公務員楊步棋,渠係負責審核農用許可相關之業務。100年2月10日晚上與國小同學李巧巧到知名餐廳用餐,巧遇承包該公所路樹俢剪廠商李爾郁,雙方互打招呼後,逕自回座用餐。當日楊員與同學消費額共計1,100元,孰料結帳...
-
請託關說案例解析案情摘要 某甲自95年12月25日起擔任某市議會第7屆議員,為公職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第2條所定之公職人員,明知其子某乙為同法第3條第2款所定之關係人,卻於98年8月至11月間,多次以市議員身分向該市政府顧問某丙及財政局局長某丁,推薦僱用某乙...
-
拒絕受贈財物案例內容大要:○○企業有限公司、○○餐盒有限公司、○○企業有限公司及○○圍棋推廣協會與○○區○○國民小學有業務往來或是正尋求採購案,分別於該校舉辦學校暨社區運動會時致贈該校新臺幣1,200元、10,000元、2,000元及2,000元整,並...
-
招標文件未載明履約期間預估需求數量 及採購金額上限/超量派工◎案例事實: 某市甲公所與 A 公司訂有預拌混凝土財物採購契約,採購金額為新臺幣(下同)14 萬 9,400 元,履約期限為簽約日起至當年度止。甲公所當年度因水災頻仍,轄內道路多處破損需要維修,陸續向 A 公司購買混凝土,總計 97 萬 9...
-
規避採購程序以小額採購圖利廠商案【案情】 威武鄉公所為補助農民而辦理採購水管之「灌溉系統改善工程」(下稱水管採購案),威武鄉鄉長老趙遂於 101 年 4 月間起,將 5 件水管採購案,指定由英俊承包。英俊雖均以高於市價之價格出售水管予威武鄉公所,仍不以此為滿足,而在某天,...
-
縣府警察局員警利用職務上機會 詐取財物案某縣政府警察局交通隊勤科組長戊、分隊長己及警務員庚等 3 人,明知其職務上辦理之交通法規講習經費係由交通部及該局編列預算支應,且該局各年度交通法規講習細部計畫所列經費概算表中,均清楚編列「講習教材費」、「茶包」及「文具費」之單價及數量,渠等...
-
國防部某處長涉嫌貪瀆案1、 違失個案事實 (1)國防部某處長辛,主管國防工程、設施與經管不動產之規劃、構建、督導及管理事項,係依據法令服務於國家所屬機關而具有法定職務權限之公務員;寅係 J 公司總經理,於 106 年 11 月 26日升任董事長並續兼總經理;卯係...
-
國營公司所屬事業部重大採購弊案國營事業 B 事業部係國營公司 A 公司最重要生產單 位,所轄員工人數(含 2 個所屬工廠)4,300 人,每年 公務預算(不含人事經費及海外採購預算)達 300 多億 元,執行長乙藉由核定該事業部及所屬部門採購需求 之權限,涉嫌於 109...
-
勞動基金人員涉嫌不法案我國勞動基金包含勞工退休基金、勞工保險基金、就業保險基金、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基金及積欠工資墊償等基金均為勞動部所轄管,因勞動基金運用成效攸關勞工權益甚鉅,為謀求勞工就業及退休生活福祉,於103 年 2 月 17 日設立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下...
-
核發遊艇駕駛執照弊案臺灣四面環海,擁有廣大的海域與多樣的海洋生態, 國人賴海洋觀光或漁業維生者不在少數,經統計迄 111 年 4 月止取得動力小船相關駕駛執照之人數計有 4 萬多人,又隨著近年遊艇相關法規鬆綁,以及政府 積極推動「向海致敬」政策,鼓勵民眾「知海...
-
公務員應具備的保密素養公務員平日在言行上,應建立維護國家機密安全及機關公務機密安全維護的觀念,亦即個人應具備的保密素養。 列舉如下: 一、舉凡職務上不應知悉或不應持有之機密資料,應避免知悉或持有。 二、文書之處理,不得隨意散置或出示他人。 三、公務人員未得長官許...
-
請落實密件傳遞應使用專用封套以確保公務機密之維護一、鑑於部分承辦密等以上(含機密、極機密及絕對機密)或經手相關文件之人員,因傳遞公文時缺乏機密維護警覺,未加機密文書傳遞專用封套(如附圖),造成文書保密漏洞,致衍生洩密情事,影響機關整體形象,爰請各機關人員落實執行。 二、請機關同仁凡列為密...
-
如何有效清洗生鮮芽菜,降低微生物含量食藥署調查市售非即食之豌豆苗 ( 嬰 ) 、苜蓿芽、豆芽等生鮮芽菜類產品,發現其衛生指標菌數偏高,曾於 104 年 5 月 4 日發佈新聞「溫馨小叮寧 ~ 非即食生鮮芽菜務必充分清洗避免直接生食」,提醒民眾注意。為探討這類產品最佳清洗方式,...
-
消費者不必再忍受無良裝修業者欺負囉!根據行政院消費申訴及調解案件管理系統的資料分析,近 3 年的室內裝修消費糾紛,相關申訴案件達仟件之多。為合理保障消費者權益,導正室內裝修市場秩序,行政院消費者保護會已審議通過內政部(營建署)研擬的建築物室內裝修相關契約書範本,其重要內容如下...
-
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反賄選宣導111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將於111年11月26日投開票,共辦理9項選舉「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村里長、原住民自治區長、區民代表」,民眾應勇於檢舉賄選,避免暴力及金錢介入選舉,影響選舉結果公平性,讓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