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彰化管理處

彰化管理處

:::
:::

非紙本公文的機密維護

一、前言

電腦網路和通訊系統的發展一日千里,公文書製作已漸入全面電子化。電子公文保存於電腦存儲設備,使傳統公務機密維護措施,面臨空前挑戰;刻板的文書檔案保密觀念,已不足敷電子公文的儲存或傳輸上安全與保密的需求。

二、非紙本公文保密的不定性

非紙本公文係以電子方式製成的文書檔,具有可攜性、還原性。任何以加密或電子簽章等安全技術處理的機密性資料或文件,皆有可能被還原;它破解的道理,正如同當初加密或電子簽章等安全技術設計時的理論。至於非紙本公文保密,可以借用一句俗諺來形容,「雞蛋再密也會有縫」。任何再周全安全處理技術,機密性資料及文件皆有可能被破解,充其量是曝光時間的早晚,有心人士終究會知道文件內容的「真相」。

三、採用制式的加密技術

檔案加密或電子簽章等使用的安全技術,為期統一與提高保密性,依「行政院及所屬機關資訊安全管理要點」規定,對於機密性資料及文件者加密方式,係採權責主管機關認可之方法或軟體。機密性資料以外之敏感性資料或文件,則視機關需要以適當之加密或電子簽章等安全技術處理。因此對於機密性資料或文件,明定禁止採用非制式的加密技術。從實務上看來,姑且不論加密技術是否存有不為人知的「後門」,一旦接收方收到檔案,仍須共同的加密方法,俾於解開檔案。

四、結語

本文為介紹非紙本公文保密維護觀念,此乃針對一般個人電腦使用之作業平台,系統大部分缺乏安全管制,無法有效阻絕盜用者;為足敷保密需求,是有動手加密的必要。惟加密程式也有解密程式的設計,試圖破解檔案密碼,則需予以注意。另鑑於個人電腦和網際網路中,可能為洩密的途徑(漏洞)百出,對於有心入侵者的破壞,不得不格外小心。

 

 

 

本篇節錄自法務部矯正署

最後更新日期2023/12/29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