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地區一名李姓女子退休後靠保險及年金養老,平時有操作股票投資的習慣,對於投資課程十分感興趣,剛好在111年11月間使用臉書時滑到免費投資股票教學課程,主動加貼文所提供的LINE帳號詢問課程,也順利上了股票大師的課程一個月,課程中主要使用一特殊平臺做操作,另外群組內其他成員表示利用該平臺操作,都獲得高報酬,讓李女心動不已,因此主動向同為群組成員的平臺客服經理聯繫,並繳交近萬元會費,順利使用該平臺投資。並被加入所謂「VIP群組」,裡面成員紛紛搶著匯款,李女也在這種從眾效應下投入50萬,該平臺不到一週就顯示1.5倍獲益,李女因此不疑有他,陸續聽從指示臨櫃匯款4百多萬,即便匯款過程中銀行行員多次臨櫃關懷,李女仍聽從客服經理指示以「購屋及房屋修繕」為由說服行員匯款,等到12月中旬該平臺人員也「獲益了結」,主動關閉該平臺,李女再也無法匯款同時也被踢出群組,才發現遭詐騙,退休金也難以追回。
中部地區另一名洪姓女子,是一名汽車銷售員,也在臉書上看到免費「股票當沖教學」的廣告,主動加LINE群組上課,沒想到群組內除了免費名師課程,還有「紅包小確幸」,老師除了上課外還不定時發紅包提供會員投資,洪女幸運地抽到新臺幣2千元,當她想兌現時,卻被告知需開通特定平臺虛擬貨幣帳戶,紅包將全數轉為投資本金。洪女上了兩週課程觀察到其他抽到紅包成員紛紛講述該平臺低風險、高獲利,讓她深信自己也能在該平臺獲利。加入該平臺會員後,洪女隨後被加入另外一個群組,該群組投資老師不定時指示成員匯款去抽「未上市的虛擬貨幣」,在其他成員慫恿之下,洪女第1次就匯款新臺幣2萬元,還曾經出金5千元,於是洪女放下戒心地陸續匯款8次,損失600多萬元,直到向朋友借錢才被告知可能是詐騙,轉而在群組要求出金,隨即遭到踢出,連原先投資的平臺也消失,才相信自己遭遇詐騙。
刑事警察局提醒假投資主要手法有3種:簡訊電話邀請入群組,誘買飆股、社群媒體信任圈套,誘騙投資代操、假冒名人開投資群組,報飆股炒作股價,安排群組假會員一窩蜂跟進,讓民眾陷於低風險、高獲利的錯覺,進一步進行詐騙。呼籲民眾應透過合法管道賺取合理利潤,報酬率與風險成正比,如有標榜穩賺不賠、獲利來源不明或獲利率顯然不合理之情形應避免輕信投資,有任何疑問請先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或110查證,以保護個人財務安全。
本篇節錄自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